我是一直到這幾年才對自己的創作不那麼自卑(也許某層面還是有一點),
因為總覺得比起很多人的創作,我的作品並不特別厲害,
用的和弦都很簡單,旋律跟歌詞也很直覺,
說好聽一點是流暢,嚴格一點說就是有點平實俗氣,
沒有什麼樂評想理我,音樂界也極少被討論。
這種創作習慣甚至讓我有一段時間不敢把自己的作品放到SV上面,
因為上面的他們都很特別,很酷。
直到今天中午在醫院演出,
台下的朋友我的歌迷佔少數(還是很感謝一些特別來聽我唱歌的朋友),
觀眾大部份都是醫院的病人及家屬,
有的坐輪椅,有的拿藥單,有的是看護陪著出來散步的,
老的老,小的小,病的病,擔憂的擔憂......
會這樣說,也正是因為我曾當過好幾次病人的家屬,
在ICU外無止盡的守候,
每天到醫院探病時需要鼓起一份勇氣帶著笑臉進去面對生病的家人,
甚至在太平間陪伴逝去的親人,
所以我完全可以理解這些心情...
畢竟這是醫院,是匯集生老病死的場所,
自然也沒有以往在live house或咖啡店單純快樂的氣氛。
但從我彈下第一個音開始,
我突然能感受到音樂的力量,
感受到從我的指尖我的歌聲傳出的聲音能夠瞬間改變這裡的空氣,
也許悲傷的人可以透過它發洩情感,
也許絕望的人可以因為它找回力量,
即使只有短短60分鐘,
但我能夠感受得到,有人接收到了,而且不在少數。
我怎麼能繼續覺得自己的音樂不好呢?
正是因為我的音樂簡單,才讓他們在短短的時間內接受吧。
我能看見坐著輪椅還用指尖的力氣跟著打拍子的人,
能看見因泛著淚水而閉上雙眼還吸著鼻涕的人,
能感受到叔叔阿姨在某些歌結束後用力拍手的共鳴,
能聽見臉部紅腫的女孩脫下口罩用最大聲的音量陪我唱著:
"讓我們唱歌,讓我們唱歌,讓我們唱歌,唱不完的歌..."
音樂不是競爭,不能是。
音樂也不會是誰說了算,給你第一名,給你最後一名。
它也不會是全然的商品,即使在最商業包裝的外表之下還是必須富有真實的情感。
能感受到這些,我很感動,也多了一份使命感,
或許厲害的排行榜我總是進不去,
但若能進入任何一顆脆弱的心,渴望被瞭解被陪伴的靈魂,
那將是我最大的驕傲,也是上天給我最好的禮物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P3uAPhmt_7E